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2 14:24:29

夏太祖的继承人是谁?

  西夏国奠基者李继迁在进攻西凉府时中箭,死后谧号夏太祖。他的继承人是谁?有两种说法:
  西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羌族的一支党项族所建。最盛时据有今宁夏及陕、甘、青、内蒙部分地区,和江国、金国先后成为与宋代相鼎峙的政权。李继迁(963-1004? )就是西夏的建立者,银州〔今陕西榆林南)人,祖先为党项族酋长拓跋氏,唐太宗赐姓李,宋初任都知蕃落使。982年,其兄李继捧率众归宋,他不从,抗宋自立。从此,在宋辽之间时叛时降。宋太宗曾赐其姓名赵保吉,命为定难军(夏州,今陕西横山西)节度使,辽国也曾封他为夏国王。1003年(宋真宗咸平六年)十一月,他在进攻西凉府(甘肃武威)时中箭,次年(宋真宗景德元年)正月二日因箭伤死在灵州(宁夏灵武),谧号夏太祖。
  谁是李继迁的继承人,《辽史》与《宋史》各持一说,今人署哟中也有这两种不同的说法。李继迁、李德明(979一 1031)、李元昊(1003-1048)在西夏历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应该搞清楚。《辽史》、
  一种以《辽史》为据的李德昭之说。《辽史·圣宗本纪》卷十四记载统和二十一年(1003)正月,“西平王李继迁亮其子德昭遣使来告卜二卜二年秋七月。‘遣使封夏国李德昭为西平王”。(《辽史·兴宗本纪》卷十八)也说:兴宗景福元年(1031) “以兴平公主下嫁夏国李德昭之子元昊,以元昊为夏国公、附马都尉”。此外,《辽史·西夏传》卷十五、《辽史·圣宗本纪》卷十五、清李有棠(辽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五等书亦有同样记载今人蔡美彪等着《中国通史)(197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第6 册第3章也说是李德昭
  有的学者认为,此说的依据似乎不很充分。在《江史》中本身前后说法就有矛盾。《辽史·西夏传》本文首段就记载:西夏“至李继迁始大,·t二子德明,晓佛法,通法律。但《辽史·西夏卷传》十五中又说:统和十八年(1000),授继迁子德明朔方军节度使。·一二十一年继迁龚其子德昭遣使来告。” 二十二年七月,“封德昭为西平王。·…二十八年封德昭为夏国王。··兴宗即位(1031)李德昭瑰,册其子夏国公元昊为王”。在同一书中,李德昭之名出现在李德明之名之后,他们的情况又基本一致,而且据史籍记载,李继迁只一子,据此,德昭与德明似是一人。但何以前后矛盾,有的学者认为,《辽史》系杂抄诸书而成,疏略错误之处颇多,如把德明的 “明”笔误成“昭”,就是一实例。另据清人李有棠在其编辑的《辽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五中的一段“考异说,蛋辽史》之所以把德明写作德昭,是因为避讳而改的。
  另一种以《宋史》为据的李德明之说。侏史·夏国传》卷四八五i2载:咸平六年春,李继迁于景德元年(1004)正月二日卒,··子德明立,·德明小字阿移。”宋真宗授德明为 “定难军节度使,】一西平王,·时了亦遣使册德明为大夏国王。二德明娶三姓,卫慕氏生元昊”。蔡美彪等着《中国通史》第6册第4章又说是李德明
  持此说者认为,根据考证宋人的着作,李德明之说似是正确的。李杰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一I一六、曾巩《隆平集》卷二十、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五、司马光《稽古录》等叁作,以及《宋会要辑稿》、《宋大诏令集》等重要历史文献资料,都记载李德明是李继迁的嗣续人。与此相反,在这些大量的材料中甚至与李继迁有直接关系的人中连李德昭其名都2s有。同时,这一结论也早为后代学者所接受,明清两代有关西夏的论着,以及近人九乎全部着作和论文,都沿袭(宋史》的李德明之说。一此外,还可以从以上着作的作者,以及文献资料的情况,加以论证。李寿系南宋史学家,其活动年代正当西夏后期,他的着作用材严谨,精于考证。曾巩是北宋着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任史馆修撰。沈括是北宋着名科学家,学问渊博,注重调查研究,着书立说严谨,其《梦溪笔谈》中,有关自然科学和历史资料部分,数量最多,价值也最高。他曾在陕西为官,与西夏为邻,并与其有过交往。至于司马光更是史学界之泰斗。曾巩、沈括和司马光与西夏李元昊是同时代人,以他们所处的地位,所从事的职业,他们对李元昊之先辈,西夏的莫基者,当然是很清楚的。《宋会要辑稿》不仅是两宋典章制度的渊海,而且史料价值也很高。
  以上两种说法各有依据,究竟哪个正确,还需学者继续研究考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夏太祖的继承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