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绝国”之谜
两千多年前,汉朝使臣张赛等出使西域,发现在今天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有许多王国,其中有个极具代表性的小王国,叫精绝国在今天称为尼雅的地方。令人不解的是,作为丝绸之路的要站之一,精绝国在三国、晋以后竞然逐渐沦为荒无人烟的沙海,从历史的记载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多少年来,学者们都在苦苦思索精绝国覆灭的因山试图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本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尼雅河畔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并从这里挖掘出封存了千年的各种珍贵文物12箱之多。当这些文物被带回英国时,使西方学者大为震惊这就是被称其为东方“庞培城,’的尼雅遗址。
东汉时期,名将班超为抗击匈奴稳定西域,曾带随从驻扎西域数十年。他利用杰出的政冶、军事、外交才能联合当时的西域36国抗击匈奴的侵略,威镇西域数十年,留下了“投笔从戎I,的千古佳话。有人提出,斯坦因所发现的尼雅遗址,就是中国史籍中记载的西域36国之一的精绝国。
据
然而,精绝国是如何从历史上消失的?它为何被埋没于滚滚黄沙之中?为什么璀璨的绿洲变成了死亡的废墟?为此,历史学家们既困惑不解又争论不休。许多人认为,尼雅之所以被废弃埋没于沙海之中,是因为尼雅人大肆砍伐树木,破坏生态环境,至使水源枯竭,风沙肆虐,绿洲消失,最终被淹没于茫茫沙海之下。也有许多人对此持疑问和否定的观点。
作为沙漠中的绿洲王国.支流纵横的尼雅河水顺地势流泻至该地,使得尼雅绿洲得到很好的灌溉。当时的精绝王国统治者及普通人民,都深知河水、树木与自己的生存命运息息相关。根据出土的考古文字材料可知,当年精绝国对水的管理、使用和树木的保护都有一套有效的办法。水有专人管理,有一定的制度。管理不善,导致损失,要受惩罚。一些耕地无水、干早的情况,要及时调查、处理。对于挡风防沙的树木,精绝国规定,如果有人将树连根砍断,罚马一匹,如果砍断树枝,则应罚母牛一头。处罚是相当严厉的。可以说精绝国对水和树木的重视和管理,不仅保证了农业灌溉和人民日常生活用水,也有效地维护了作为沙漠侵袭中的绿洲的生态环境。这方面或许能给今天仍在肆意践踏环境的人们以警示!
然面,就是这样一个生态环境维护得相当好的绿洲王国,怎么最终会沦为沙漠中的废墟呢?是尼雅河突然断水,导致精绝国的覆灭,还是由于社会动乱的打击,导致社会稳定被破坏人们有组织的与大自然相抗衡的力量极大削弱,王国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随即遭到严重影响呢?从尼雅废墟的一些遗址内,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简犊文书还未及开封,堆放整齐,橙盖完好,似乎主人离开得十分匆忙。他们把文书档案放好、盖好,是希望稍后还可以回来进行处理。他们的弃家远走,主观上不过是一个权宜之计,他们认为自己还是会回来的。如果是因为水流改变,气候改变,导致绿洲放弃,应该是一个缓慢的有组织撤离的过程,不会连公文简腆都来不及处理。多方面的材料显示.精绝国是在战争、动乱等破坏性社会力量的直接作用下,受到致命打击,居民他徙,精绝国逐渐为沙漠掩埋。 为了揭开这千古之谜,1995年10月,中日两国考古学家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始了对尼雅遗址的大规模科学考察此次挖掘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收获最为丰硕的一次,被评为 “'95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出土文物之丰富,保存之完好震惊了中国乃至世界考古界。这次考古价值最高的发现是大量保存完好特色鲜明的织锦和写有优卢文的木简函麟。其中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绵锦质地厚实,纹样瑰丽流畅,色彩艳丽,世所罕见。大最的怯卢文档案也让考古学家们喜之若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