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的生理反应过程
综合关于笑的生理研究的现有成果,笑的生理反应过程可以大致描述如下:外界的致笑客体突然显现,被人的感觉器官( 视觉、听觉、触觉等)接纳为刺激信号,信号通过感觉神经传到脑干( 视觉、嗅觉神经则不通脑干,直通丘脑),再由脑干通到丘脑进行初步的过滤、分析等处理。如果是简单的粗糙的信号( 如搔腋窝、脚底板心等得来的纯生理性刺激信号),则丘脑的“ 快乐中枢”马上作出反应指令,这指令性信号通过运动神经,传至表情肌等部位,于是人作出笑的表情反应;如果是复杂的信号,则丘脑还不能马上作出反应指令,信号必须再通过边缘系统,进入大脑皮层,大脑的多个部位联合起作用对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再把信号送到大脑皮层的前额页。如果大脑判定这信号是好笑的,于是最终作出笑的反应指令。这指令信号通过多条运动神经,分别通到嘴唇、眼角等处的表情肌和呼吸器、声带、横膈膜等部位,指挥这些器官或部位动作起来,笑于是产生了。至于笑的具体表现如何,达尔文在《人类和动物的情绪表达》一书中有精确的描写:“ 在发笑的时候,嘴多少被宽阔地张开;嘴角向后牵伸得很厉害,同时也略微向上牵伸; 上唇也略向上升”;嘴角的牵伸是“ 由于大颧肌收缩”;“ 双颊也就被向上提起“”,在双眼的下面形成皱纹“”。因为在发声的笑和满脸微笑的时候,两颊和上唇被强烈提升起来,所以鼻子就显得缩短起来,鼻梁上的皮肤起有细小的横皱纹,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4
在它的两旁则出现斜纵皱纹。”笑的时候,“ 通常露出上门齿来,形成了显着的鼻唇沟;每条鼻唇沟从鼻翼连通到嘴角处”;“ 明亮而且闪闪发光的眼睛,也像嘴角和上唇后缩而因此连带出现皱纹的情形一样,是愉快或者喜悦的精神状态的特征”。在发生极度大声地笑的时候,“ 眼睛由于眼泪分泌过多而难以发光;可是,泪腺在适度的发声之笑或微笑时渗出的湿润的水分,反而可以帮助眼睛获得光辉”,“ 眼睛的明亮程度大概主要是依赖它们的紧张程度来决定的。而这种紧张程度则是由于眼轮肌的收缩和上提的双颊的压力而发生”。 “ 愉快的兴奋引起血液循环加速”,因此,眼球的血管里“ 充满血液和其他液体”。
现代美国学者托夫勒在其着作《未来的震荡》中对引起笑的“ 刺激变位反应”的描述,可以认为是对达尔文上述描述的补充。他认为接受这种刺激引起的反应“ 是一种复杂的,甚至大规模的全身运动。瞳孔扩大,视网膜发生光化学反应。听觉暂时变得更为敏锐。我们会不自觉地通过肌肉运动把感觉对准新来的刺激因素,例如,把身子倾向声源,或为了看得更清楚而眯缝着眼睛。我们的肌肉总的伸缩能力提高了。我们的脑电波的模式有了变化。手指脚趾会因血管收缩而发凉,手掌会出汗,血液冲向大脑,呼吸和心律也有变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