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敲响了警钟
因暴雨而造成的洪灾,人们再熟悉不过了。就我国而言,从古代传说的 “大禹治水”到现代的治理黄河,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在同这种自然灾害作斗争,人们还常常用“洪水猛兽”一词来形容它的无情与凶狠。其实,洪水与猛兽相比,要凶狠得多,厉害得多。仅黄河流域在近3500 年内,曾发生过 1500 次泛滥,造成的损失已无法计算。洪魔对世界人民来说,也是一种十分深重的劫难。翻开史册,曾留下过如下的记录:
1682 年5 月31 日下午,一场特大暴雨袭击英国牛津,20 几分钟之内,降水量达600 毫米,相当于我国北京1 年的降雨量。暴雨引起了洪水泛滥,田野、村庄、工厂遭到严重破坏。
1874 年7 月26 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尔米河附近,居民们看到天空中有两大块乌云短兵相接,互相发生激烈的轰鸣,地面也因之受到震动。两片怪云的激烈冲突,出现了可怕的场面:天好像要被炸塌下来,转瞬间下起了倾盆大雨,一直持续了几十分钟,河水逐渐涨高,最后终于溢出河岸。泛滥的河水冲破了河堤,村子里的家禽、果园、房子被冲得面目全非,有150 人死于这场灾难之中。
1908 年,莫斯科因暴雨不断,河水水位上涨,漫溢堤坝,倾泻而出,大水淹没了莫斯科城的五分之一,滔滔洪流沿着大街小巷奔腾,居民们只好逃到房顶避难。
1951 年,美国的密苏里河流域,连降暴雨,雨水汇入河川,水位上涨,冲破了河堤,淹没了村镇,袭击了3 个州,大约有50 万人受灾。同年夏季,意大利发生了特大水灾。阿尔卑斯山和利格里亚雷,连续数日暴雨不断,意大利最大的波河猛涨,小河也开始外溢,结果水库决堤,洪水冲毁村庄和城市,造成数百人死亡,大片农田成了不毛之地。 1953 年,北海的暴风雨掀起了数丈高的巨涛,冲毁了荷兰、比利时、英国海岸的防洪堤。在荷兰,因海堤被大浪冲破数处,高出地面的海水进入内陆65 公里,水深达9 米,淹没了大量农田和城镇。
1956 年7 月4 日下午,美国马利兰州的尤思维尔,大雨倾盆,1 分钟降水31.24 毫米,结果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1962 年2 月,北海海涛漫过防波堤,进入内陆100 公里,西德最大的城市汉堡,成了水灾的中心区,有400 多人于几分钟内淹死在房中,数百人受到了不同的伤害。
1989 年5 月13 日,一场暴风雨袭击了孟加拉西北部地区,当时风速每小时达100 公里,2 小时之内降雨近200 毫米,被毁房屋达5000 多所,数万人无家可归。
每次洪魔过后,人们都进行过反思,总结教训,敲起警钟。对于自然的力量,人类还不能完全抗拒,但却可以认识它,预示它。
据专家分析,这次中国华东特大水灾的发生,就其自然原因而言,是因为夏季大气环流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西风带经向气流盛行,导致降雨量偏多。同时,1991 年是太阳黑子活动的高峰期,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又影响了大气环流的状况,造成了中国华东的异常天气。
看来,气候和地理条件是造成严重灾难的主要原因。与我国淮河流域极为相似的孟加拉国,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区域。由于它的特殊气候和地理条件,几乎每年都要遭到龙卷风、热浪和暴风雨的袭击。
1988 年7 月19 日深夜,晴朗夜空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怒吼,正在酣睡之中的居民顿时被惊醒。一会儿,大雨如注,地面一片汪洋。然而,更为严重的是,从7 月中旬到8 月初,半个月时间内,暴雨连续不断,一直没有停止过。这场暴雨造成的特大洪水,犹如雪上加霜,使本来十分贫穷的孟加拉人又一次陷入了深重的灾难之中。
据孟加拉国官方统计,在这场暴雨中,全国有3/4 的地区被淹,64 个县中有53 个均被大水洗劫,1.3 万英亩种植农作物的耕地遭到严重毁坏,造成 3000 万人无家可归,2000 多人死广,2.5 万头牲畜被淹死。同时,洪水还冲毁了800 万间房屋,1300 多公里的公路,240 多座桥梁和一些火车站,6000 万人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全国所有与首都相联的陆上交通均被洪水阻断,首都达卡齐亚国际机场被洪水淹没跑道,飞机无法起飞而被关闭了1 周,国家至少要花1.6 亿美元才能修复被毁的交通设施。洪水造成的粮食损失达300 万吨。此次水灾,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孟加拉国日后的经济发展。孟加拉国经常水患成灾,原因是它地处世界着名季风区的特殊气候。每当春夏来到之际,陆地迅速增温,在印孟北部上空形成一个低压区。这时,由印度洋上升的西南季风,带着温暖而饱和的水汽,向这一区域袭来,这些水汽遇到山脉阻挡时,便立即降下雨水。而且,剧烈的热带气旋也常常发生在季风来临之初,或即将结束之前。于是,每年4 月至9 月,季风常常给狂风暴雨的发生制造了机会。
同时,孟加拉国的水患,与其特殊的地理条件也不无关系。孟加拉国位于孟加拉湾之北,恒河平原的东南部。其西为印度的东高止山脉,东为缅甸的阿拉于山脉,北为喜马拉雅山脉。它处在南亚3 条大河——恒河、梅拉纳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的冲积平原,地势十分低洼。同时,这3 大水系都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经印度、孟加拉国,入孟加拉湾。每年6 月至9 月的雨季,喜马拉雅山上的冰雪融化之时,洪水必然要注入下游的孟加拉国,也极易造成泛滥成灾,因而每年孟加拉国都有约2.5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淹。除了上述客观因素之外,人为因素也是造成孟加拉国水灾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孟加拉国境内,共有230 多条河流,其中大多数是从印度流入。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森林资源的减少,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些河流每年从上游带来了约2.4 亿吨淤泥,使孟加拉湾河床越来越高,河水流速不断减慢,一旦暴雨降临,雨水难以排泄,于是就水患不断。
这次,华东爆发特大水灾,除了前面讲到的特殊气候和地理条件外,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多少年来我们淡漠了人口、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违背了自然规律。例如,国家投入不足,使防洪排涝标准降低,难以抵御特大洪水的侵袭;淮河、太湖流域跨越数省,各地缺乏协调而各自为战;大片湖泊滩涂被围垦,减少了天然蓄洪场所,降低了江湖排水泄洪能力。另外,抗洪救灾的思想准备不足,对突如其来的特大洪水,缺乏事先的筹划,因此,一旦降临便措手不及,疲于应付。虽然自然灾害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是可以预料到的。假如人们能够预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就能够使损失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是需要人们积极争取的。
滔滔洪水敲响了警钟,愿警钟在人们心中长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