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2 14:21:30

蜥脚形亚目

  蜥脚形类是蜥臀类恐龙中的又一大类,与兽脚形恐龙不同,它们全都是植食性动物。如果你已经为霸王龙的大体形感到吃惊的话,那么当面对蜥脚形类恐龙中的众多“巨人”,一定会心灵为之震撼。这类动物中有的曾达到了体长40米,体重100吨的大体形,是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最大的动物。然而,像这样的大动物,也是由个体较小的动物演化而成的,它们的祖先仅2米多长。
  与兽脚类恐龙相比,蜥脚形恐龙发生的时间稍晚,一种说法是植食性恐龙都是由肉食性的祖先类型演化而来的,但是至少在三叠纪晚期,蜥脚形恐龙的早期类型--原蜥脚类已相当丰富。原蜥脚类是既可以用两条后腿行走,也可以用四条腿行走的动物。个体相对较小,它与肉食性恐龙最大的不同是脖子加长,头骨较小,口中生着细小的牙齿,尾巴粗大,由于是以植物为食的动物,肚腹更大。当我们把目光瞄向它们的前足和后足时,发现它们均保持了5个手指,或5个脚趾的五指(趾)型结构。蜥脚形类恐龙中的进步类型,叫做蜥脚类,恐龙中最大,最长,最重的属种皆在次类中,它是恐龙家族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类群。其模样最象蜥蜴,四足行走,个体庞大,长颈长尾,脑袋小的出奇,但四只脚一直保持了五趾型结构。
  一般认为,原蜥脚类恐龙主要生活在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早期,以后便衰亡了。而蜥脚类大恐龙,大约从侏罗纪早期发生,一直生存到白垩纪末,其中在侏罗纪晚期发展到顶点。梁龙,雷龙,腕龙,圆顶龙,马门溪龙这些大家熟识的大恐龙分别显示出蜥脚类恐龙的不同风采。进入白垩纪后,蜥脚类恐龙开始衰退,尽管如此,它们还是高高地昂着那看似小的可怜的脑袋走到了白垩纪的尽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蜥脚形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