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2 14:21:28

走进大山铺侏罗纪恐龙群

  在1.6亿年前的中侏罗纪时代,恐龙曾经是我们地球上的主宰者,盛极一时;而今天,我们要真实地体验恐龙生活的时代,最好的方式便是与栩栩如生的恐龙化石群亲密接触。
  大山铺自贡恐龙博物馆
  坐落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的自贡恐龙博物馆中,除了已发掘出的上百只恐龙埋藏现场,目前正陈列着18具在国内外都比较有名的自贡恐龙化石,其中有10具产自大山铺"恐龙公墓"。它们均是中侏罗纪时生活在自贡这方"史前圣地"的"土着居民"。
  这些恐龙最大的有20米长,最小的只有1.4米长,它们既有肉食性的,也有植食性的,还有的是两者兼备的杂食者。它们按不同的生活规律、生理特性,被组合成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富于生活情节的"雕像群"。在陈列室两面700平方米的高大墙壁上,还精心绘制了一幅表现侏罗纪自贡恐龙生活的生态景观复原画,更增添了远古恐龙鲜活的生命气息。
  大山铺自贡恐龙博物馆
  走进大山铺侏罗纪"恐龙群",首先可以看到3只体长在6米至12米间的李氏蜀龙正悠闲地在漫步。它们是大山铺恐龙动物群中的主要成员,是蜥脚类恐龙的原始种类,是为了纪念修建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李冰父子,又因四川古称"蜀"而命名。李氏蜀龙的尾端均发育有如足球大小的"尾锤",这个以前从未有过的发现改变人们认为蜥脚类恐龙不具备自卫能力的传统观点,并为证明这类恐龙是陆生动物提供了进一步的有力证据。
  那只昂首奔跑的太白华阳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中等大小的剑龙,体长有4米多,高1.2米。它背部的剑板形状多样,呈对称排列,还有两对尾刺,主要作为自卫武器。它是植食性恐龙,一般生活在河湖之滨的丛林之中。这只太白华阳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中侏罗纪地层中发现的最完整的化石标本,也是世界上已知生存时代最早、较原始的剑龙种类。它的发现为剑龙起源于东亚的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
  在草丛中漫步的杨氏马门溪龙也弥足珍贵,因为它完整地保存了上亿年前的头骨,而在此之前的马门溪龙中还没有发现保存头骨的化石。它的头骨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它证明了马门溪龙具有高而窄的小头,头上有一对很大的鼻孔,勺状的牙齿长满了上、下颚骨边缘,与在美国发现的圆顶龙的头相似,而不是与梁龙的头相似,从而使学术界较长一个时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马门溪龙头骨之谜迎刃而解。此外,专家们意外发现了它的一块皮肤印模化石,这一重要发现证明,大型蜥脚类恐龙的皮肤表面覆盖着细小的角质鳞片,这与过去所描绘的蜥脚类恐龙表皮光滑无鳞的外观大相径庭。
  和平永川龙是自贡地区晚侏罗纪特有的凶猛巨型肉食性恐龙,这只被发现于自贡市和平乡的恐龙骨骼保存十分完整,包括其大而完整的头骨,是目前亚洲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肉食性恐龙。和平永川龙复原后体长可达9米,它后肢着地、头抬起时距地高度达5米,估计活着时体重达6至8吨。
  大山铺自贡恐龙博物馆馆藏恐龙化石
  此外,这个恐龙群中还有体长达20米的植食性大恐龙天府峨眉龙、体长仅1.4米的杂食性小恐龙多齿盐都龙、霸气十足的猎食者建设气龙、大型的较进步剑龙多棘沱江龙等。这些1.6亿年前的中侏罗纪珍贵恐龙化石,已成为地球生物演化圈中一个特定时期的代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进大山铺侏罗纪恐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