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纪的自然环境
第三纪是指从距今6500万年起到距今200万年的一段地质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地球板块运动剧烈,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生物演化复杂。怀俄明州山谷中有向东流出的水系,两侧沉积形成了从始新世晚期到渐新世的岩层。这些沉积物是河水泛滥后在河底以及小的湖弯处形成的。重蚀地是在干旱的区域发生发展形成的,在那里,草木非常稀少,不透水的岩石非常容易受到酸雨的侵蚀,雨水快速地冲刷着岩石的表面,形成了极多的小的溪谷,这就是重蚀地的地形结构特点。
这些地貌特点,形成了优美的自然景观,使之成为人们向往旅游的胜地。但是,它更吸引人们的却是这里有着世界上已知最多的哺乳动物化石,公园的服务处还为参观者留下一定数量的化石,并加以保护,使人们在这里可以领略到古生物的演变趋势。在这里哺乳动物化石中,有奇蹄类、偶蹄类,包括马,骆驼,犀牛等,和巨大的“家猪”一样的动物,这构成一个非常庞大的静止的群体,而象狗一样的食肉动物,它们分布在大部分区域,长有锋利的牙齿,此外,还有食肉类和小的哺乳动物,例如兔子,松鼠等啮齿目动物,它们的样子就象在快速地奔跑,除了哺乳动物以外,另外还有甲鱼,海龟,青蛙,鳄鱼,鱼和水生的蜗牛等,这些动物已经被完好地挖掘出来。字串9
仔细研究这些化石,以及古代地层表面和沉积物环境,就会发现该区的气候曾有较大变化。在始新世晚期,那里存在着潮湿的森林环境,但到了渐新世的晚期,气候十分干燥以致于开阔的草地代替了森林,只有在沿着溪流的边上,才有一些稀疏的树木,适于在开阔草地生活的动物代替了适于在森林中生活的动物群体。这一演变过程,我们可以从这一地区的沉积物及化石种类的演替总结出来。
在第三纪,世界上的动物区系和植物区系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出现过许多动植物的新的种类。那时有花植物继续统治着陆生植物群体,在第三纪的早期,出现了现代鸟类,海生无脊椎动物趋于多样化,现今许多动植物类型就是起源于第三纪的。
在怀俄明州的黄石国家公园,那里现在的气候并不适于鳄梨、木兰、月桂树、无花果树的生长。然而在始新世时期,这些树木就生长在冷杉、红木、橡木和松树的旁边。事实上,这些树木的化石在同一地层中均有发现。由于木兰与云杉在同一气候条件下是不能很好地生存的,但又因为我们必竟是在同一地层中发现的这些植物,所以我们也许能这样说:始新世的植物比现在的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广泛。
与此相似,在黄石国家公园的东北部也有相当规模的森林化石的混杂情况,因为该地位于两个火山嵴中间的峡谷中。
大多数树木的化石是埋在河流的软湿泥土中,以一团一块的形式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它们都被埋在其生长时所在的位置。河流和软湿泥土可以为这些树木提供充足的水分与养份。
有人认为,当软湿的泥土和溪流沿着火山的侧面流下来时,夹带着原木和一些树椿,从而使这些由高处冲带下来的树木与低位点生长的树木一起被埋了起来。
一个最近的调查显示:黄石公园的森林状况反映了不同高度的植被情况。将原木和树椿从高海拔环境中转运到低海拔区域,或是在热带狭谷中与同一纬度的树木混杂起来,可以使我们在一个地域看到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怀俄明州的木兰和鳄梨的化石充分证明了当时的气候要比现在该地区的气候温暖得多。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第三纪,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植物生态类型和海生无脊椎动物都发生过很大的变化,自然环境更为复杂,气候转冷,生物种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形成了比中生代更为纷繁复杂的自然生态景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