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叶剑英
1967年夏天,毛泽东视察大江南北时曾摸着自己的头说:“叶剑 英在关键时刻立了大功。如果没有他,我们就没有这个了。他救了党, 救了红军,救了我们这些人。”在关键时刻,由于叶剑英(1897年- 1986年)的行动而使形势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历史上至少有三次。他 原名宜伟,字沧白, 1897年 4月 28日生于广东梅县雁洋堡一个小 商人家庭。1917年夏,入云南陆军讲武堂,1919年毕业。为追随孙中 山,次年至福建漳州,参加由孙领导的“援闽”粤军。1920年8月, 参加回粤驱逐桂系军阀的战争。次年 10月,随孙中山出巡广西,冬 季任江防舰队海军陆战队营长。1922年夏,广东军阀陈炯明发动武 装叛乱,他率部接应孙中山登舰加以护卫,并同叛军作战。1924年, 任建国粤军第二师参谋长,参与筹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任教授部副 主任,与一些共产党员交往,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7月,林虎叛军 受陈炯明指使进犯广州,他奉调回二师参与指挥战斗。随后兼任香山 县县长、第二师独立营营长和新编团团长,设营于香山,配合黄埔军 校培训军士。 10月,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 1925年,参加讨伐陈 炯明的两次东征。 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总预备队指挥部参 谋长,参加北伐。攻克南昌后任新编第二师师长。1927年 4月,蒋介 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他毅然通电反蒋,从吉安赴武汉,任国民革命 军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 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 前,他在九江得知汪精卫密谋加害叶挺、贺龙后,立即通知叶、贺, 并商量对策,从而使叶、贺化险为夷,并保证了南昌起义的举行。南 昌起义后,他又力劝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放弃尾追撤出南昌南下 的起义军的打算,从而减少了起义军被追击的压力。随后兼任由武汉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改编的第四军教导团团长,率部南下,进入广州。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积极扩充教导团、警卫团等革命武装,为 起义创造条件。12月11日,参与领导广州起义,任工农红军副指挥。
1928年赴苏联,入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 次年进入中央苏区,历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瑞金卫戍 司令、闽赣军区及福建军区司令员,参与反“围剿”作战的指挥。长 征时任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第一、第四方面军会合后,任红军前 敌总指挥部参谋长! 1935年 8月上旬,第一、第四方面军混合编成右 路军和左路军分别从毛儿盖、卓克基等地出发北上,过草地于 8月下 旬先后到达巴西和阿坝地区。叶剑英随右路军行动。当他参加右路军 前敌指挥部会议,看到张国焘背着中央密令右路军南下,企图分裂和 危害党中央的电报时,佯作入厕,飞跑到中共中央驻地向毛泽东报告。 中共中央随即于 9月 1日凌晨率第三军团和军委纵队迅速北上,至俄 界同第一军团会合,从而化险为夷。 9月 12日,组成陕甘支队,任 参谋长兼第三纵队(即军委纵队)司令员。到达陕北后任第一方面军参 谋长。 1936年 2月,协助毛泽东、彭德怀指挥东征战役。 7月起, 到安塞、西安等地,联络东北军、西北军中的爱国力量,开展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工作。 12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西安 事变发生后,协助中共全权代表周恩来在西安做了大量工作,推动事 变的和平解决。
1937年 7月卢沟桥事变后,同周恩来、朱德代表中国共产党到南 京参加国防会议。 8月任八路军参谋长。年底到武汉任中共中央长江 局委员,在武汉、长沙、桂林等地,进行抗国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1939年 1月任中共南方局常委。 2月,协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举办 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任副教育长,讲授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宣传 持久战思想。1940年 3月,在蒋介石召开的全国参谋长会议上发表 《关于作战与摩擦问题》的讲话,驳斥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言论。 1941年 2月返回延安,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1944年, 多次接见中外记者参观团和美军观察组,介绍八路军、新四军抗战情 况和战绩,扩大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战在世界上的影响。1945年 6月, 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叶剑英参加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于12 月16日到重庆出席政治协商会议,同国民党政府就国共停止军事冲突 问题进行谈判。1946年 1月10日,国共双方正式签订停战协定并颁发 停战令。他随即到北平(今北京)任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同国民 党代表、美国代表调处国共军事冲突和监督双方执行停战协议。蒋介 石发动全面内战后,他于1947年 2月返回延安,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参 谋长。 3月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后,到山西临县地区任中共中央后 方委员会书记,统筹后方工作。
1948年 5月任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兼政 委,12月任北平市市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南军区司令员、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 兼广州市市长、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参与组织海南岛战役,领导 华南军民剿灭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实行土地改革,建立城乡人民 政权,恢复和发展生产。 1952年任中南军区代司令员、中共中央中 南局书记。 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人 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训练总监部代部长等职。 1955年被 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58年任军事科学院院长兼政委,并 一度兼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参与领导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 正规化建设,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做出多方面的建树。他 主持全军军事训练时,提倡郭兴福教学法,开展群众性练兵活动,组 织实战演习。他指导全军开展军事科学研究,总结人民解放军建军和 作战的经验,探讨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指导规律,参与制订国防战 略方针,参与领导制订条令条例、
1966年 1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 席兼秘书长, 5月任中共中央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同林彪、 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 1967年后实际上被解除在党和军 队中的领导工作。1969年夏,受毛泽东、周恩来委托,在陈毅主持下, 与徐向前、聂荣臻一起,全面深入地研究国际形势,为打开对外工作 的新局面提出了战略性的意见和建议。“九一三”事件后,重新以中 央军委副主席的身份主持军委日常工作。1975年任国防部长。1976年 春,再度被解除领导工作。 10月,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 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使党、国家和军队化险为夷。1978年当选为全国 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他是中共第八至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八届(十 一中全会增补)、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副主 席,第十二届中央常委。 1986年 10月 22日在北京病逝。 他的论着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主要着作已收入《叶剑英选 集》。他文武双全,人称儒将,精通诗词,尤工七律,1983年出版有 《叶剑英诗词选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