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一单元作文记一次辩论赛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我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这是语文书上的话,这个周末,我们的作业就是寻找己方辨题的资料,我们组的辨题是:开卷未必有益。“这个不错,这个也不错。”我看着电脑上的资料说。
“妈妈,都给我打印下来。”妈妈疑惑的说:“你们老师开这次辩论会干吗?结局肯定是开卷有益,你的‘开卷未必有益’肯定是输的。”我说:“那可不一定,你能说那些漫画,例如《乌龙院》什么的有益吗?你能说那些黄色书有益吗?”爸爸说:“只要它能让我开心,让我休息就是有益的,光看那些教科书还不把人累死了。”妈妈忙打圆场:“行了行了,还没开辩论会呢,你们就先吵上了。”我自信满满的说:“反正我们肯定赢了,你帮我查资料就行了。”
这天晚上,我睡了一个好觉,我梦见我们组赢了。老师微笑着说:“反方赢了!”大家高兴的欢呼起来,正方同学则失望的“嘘”起来。
第二天,上语文课时,老师微笑着说:“辩论会现在开始,请正方同学先说。” 张书源第一个站起来,说:“众所周知,开卷有益,像爱迪生、牛顿这些发明家都是看了很多书才发明了这些东西,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请问反方同学,难道我们不应该多看书吗?”(雷鸣般的掌声),我正想反驳,老师却叫了沈浩同学反驳,沈浩神气地说:“多看书是不错,但要有选择的看书,像《死魂灵》中的一个地主,他什么书都看,但却是一个什么都不懂得人,因为他不懂得有选择的看书,我还是坚持我方的观点,读书未必有益。”(山呼海啸般的掌声)李润雨站起来反驳道:“难道你没有大脑吗?只有笨人才会什么都看,不懂得选择。”(嘘声加笑声)我站起来,自信地说:“你刚才说的话正好证明了我方的观点:开卷未必有益。要有选择的看书。”(掌声)我还没坐下,张书源站起来反驳道:“请问对方辩友,平时你并不有选择的看书,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嘘声)我愣了一下,说:“请对方辩友注意,此次辩论代表的是己方论点,请不要提及个人事件!” (雷鸣般的掌声)
老师憋着笑,说:“第一回合结束,第二回合开始。”正方同学在第一回合失利,他们憋足了气,一上来就咄咄逼人地说:“难道我们就不应该多看书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人人皆知的名言,难道对方辩友连这个也要否认吗?”,(鸦雀无声)我不紧不慢的说:“是的,第一个写书的人有万卷可以读吗?第二个呢?第三个呢?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读书人才可以有万卷可以读,难道之前的人下笔就没有一个有神的吗?书多了就难免有鱼目混珠的,所以读书破万卷,下笔也可能没有神。这虽不人人皆知,也是一句名言,对方辩友也要否认这个吗?读书有益?有趣?有害?三种都有,开卷未必有益。”我将了他们一军。 (山呼海啸般的掌声)
对方又说:“难道你能说我们不应该多读书,读万卷书也不一定不好啊。”(掌声)沈浩说:“是不一定不好,但也不一定这万卷书里都全是好的内容啊。”(掌声)老师说:“第二回合结束,决战关开始!请正方同学提问,提问者选定一个反方同学反驳。”王尔亮首先发难:“难道所有的书你都不读吗?”他转了转眼珠,叫起来了没有认真听讲的毕松涛,毕松涛听到自己的名字,吃了一惊,回过神来说:“谁说不读了?”大家纷纷埋怨王尔亮不够厚道,叫起了毕松涛。老师在“正方”两个字下面划了一笔,表示正方暂时领先。反方同学不甘落后,沈浩又站起来了,它像正方发难道:“那些黄色的书籍呢?你读吗?也许你会说那不是全部,但我方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而不是一定无益。”正方同学愣了一会,排除了李润雨,她不屑一顾地说:“毕竟还是好处多,你叫一个人看一本黄色的书,再看一本名著,他得到的益处肯定比得到的害处多。”老师听了点点头,又在正方名下划了一笔。沈浩、王尔亮、李建泽三人不约而同的举起“反方必胜,正方必败”的旗帜挥舞着,大声喊:“同志们,加油啊!”大家的情绪高涨起来,纷纷开始唇枪舌战。教室里乱哄哄的,老师不得不多次大喊:“安静!安静!”
“叮叮咚咚”下课铃响了,正方以十分的微弱优势赢了。
可是,我们虽败犹荣,因为老师也认为,要有选择的看书,有节制地看书。
下课后,不服气的人还在辩论着,这堂课,我们真是受益匪浅。
点评:小作者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先写辩论会前的准备工作,爸爸和妈妈都来帮助我查阅资料,我也是“自信满满”,连睡觉都梦见自己赢了!对辩论会的过程,小作者既抓住了辩论者的精彩辩论,也抓住了场上观众的热烈反应,从而更进一步的突出了辩论会的紧张和激烈的程度。在描述上也十分生动、具体。结局尽管是我们输了,但“虽败犹荣”。最后一句“这堂课,我们真是受益匪浅。”有力的点明了中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