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知识点训练:文学常识之成语含义
小学五年级语文知识点训练:文学常识之成语含义1.“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 )
A、为政清简 B 、平安长春 C、淡泊名利
2.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 )
A、空穴来风 B、三人成虎
3.下面四句话中,意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B、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一日之计在于晨
4.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 )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点击下一页查看答案解析
答案:
1.A
解析:
该成语出自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九:“赵阅道为成都转运史,出行部内,唯携一琴一鹤,坐则看鹤鼓琴。”说的是:北宋熙宁年间,有个叫赵抃的官吏去蜀地上任。赵抃的行装十分简单,随身只带着一只古琴,还有一只白鹤。(“琴”和“鹤”都是古代文人学士高雅不俗的象征)。古琴放在一只布袋里,而白鹤则放在一只竹篓里,一琴一鹤分两边驮在一匹马上,这就是赵抃的全部行装了。现在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
2.B
解析:“道听途说”出自《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意思是:从道路上听来了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现在用来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空穴来风”原义为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语出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三人成虎”指的是: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出自《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三个成语的含义都比较接近的,跟流传的谣言有关。相比较而言,道听途说和三人成虎更接近,都有传播谣言的意思。
3.D
解析:A、B、C选项都出自《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幼苗;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老子的原文是告诉我们万事积于忽微,要成就大的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一日之计在于晨”出自南朝·梁·萧绎的《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原句是“一日之计,惟在于寅。”出自唐·宋若莘、宋若昭姐妹的《女论语》:“一年之计,惟在于春。 一日之计,惟在于寅(3-5时)。”这是古代农业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一条谚语,要想这一年有好的收成,需要的是从春天就开始计划;希望这一天过得顺利,需要早晨就开始计划。告诉我们凡事提前做好计划的道理。
4.C
解析:亡羊补牢:羊逃跑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未来的还是能赶得上的,要努力争取。后多用作鼓励之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