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9 17:35:17

小学语文新课标新增背诵篇: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是唐朝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共二首,是作者于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致仕还乡时所作。诗中既抒发了久客伤老之情,又充满久别回乡的亲切感,虽为晚年之作,却富于生活情趣。
          原文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②回,乡音③无改鬓毛④衰⑤。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词语注释
          ②老大:年纪大了。
          ③乡音:家乡的口音。
          ④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⑤衰(cuī):减少,疏落。
          ⑥镜湖: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lù),方圆三百余里。
          回乡偶书全文翻译
          我在年少时外出,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故乡。
          我口音虽未改变,但我那双鬓却已经斑白。
          所有儿童们看见我,都没有一个认识我的;
          他们笑着互相问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呀?
          创作背景  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回乡偶书》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相关阅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语文新课标新增背诵篇:回乡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