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常见的有哪些病句类型
修改病句有方法,在修改时注意不要改变原意。归类总结了下,常见病句类型如下:
⑴ 成份残缺。即句子不完整。
如: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并没有指出是谁“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呢?缺了主语,所以这个句子应该补上“我”或“同学们”一类词语。
⑵ 搭配不当。即句子的主要成份之间,附加成份和主要成份之间搭配不当。
如:冬天的哈尔滨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把这个句子简缩后就可看出,“哈尔滨是季节”,显然不通。只要改成哈尔滨的冬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那么这样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⑶ 前后矛盾。一句话必须合乎事理不能自相矛盾。
如:我的回家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回家作业要么是“基本上”做完(还有少量没做),要么是“全部”做完(一点儿都没有剩下)。又说是“基本上”,又说是“全部”显然是矛盾的,两种说法只能保留一种。
⑷ 重复罗嗦。有些句子形容词用得过多,意思重复,甚至改变了原意。把句子多余的词语删去,句子就明白简洁了。
如: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缺点”当然是“不好的”,把“不好的”删去句子就简洁了。
⑸ 不合逻辑。
如:停车场停放了很多摩托车,出租车,大卡车,私家车和汽车。因为“汽车”包括了摩托车,出租车,大卡车,私家车不能平列一起,所以应该把“汽车”删去。
⑹ 词序不对。即句子里的词语排列的先后不合适。
如:他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的作业。调整为“他一遍又一遍的检查了作业”。
⑺ 形容不当。
如:王同学发表完演讲,教室里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教室里不可能出现“排山倒海”的掌声,形容不当,可改为热烈的掌声。
页:
[1]